晓叶子谈

赋能前行,凝心聚力

打脸了,你以为你真的了解唐朝吗,这些年我们误会唐朝了(3)

发布了长文章:打脸了,你以为你真的了解唐朝吗,这些年我们误会唐朝了(3)

点击查看

之前我们从人文,风俗这一块讲了许多唐朝被我们所误解的地方。

今天继续唠唠咱们唐朝的名家们。

无论是学渣还是学霸,起码小学的唐诗宋词背了不少,牢记不了文章,但那些文人大家总是记得一二。

都说阅读作品是读者和作者的交流方式,有时候书读多了,好像也认识,了解了作者……

但这只是一种错觉。

别急着否认,下面这些故事,可能会让你三观毁尽,甚至会重新审视前半生。

韩愈像

韩愈,中唐文坛的大佬。

李贺、孟郊、贾岛、张籍等著名诗人,还有派兵保护杜牧逛青楼的绝世好领导牛僧孺,不是出自韩愈门下,就是受到过他的赏识与提拔。

他写的诗:“报国心皎洁,念时涕汍澜”“欲为圣朝除弊事,肯将衰朽惜残年”

他作的文:“业精于勤而荒于嬉,行成于思而毁于随”“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;欲正其心者,先诚其意。”

他说的话:“仰不愧天,俯不愧人,内不愧心”“岂有受君命,而逗留自顾之理?”

他办的事:上书反对宪宗恭迎佛骨,称“汉明帝信奉佛教,仅在位十八年,梁武帝舍身施佛,国破身死”,很快就被贬往潮州。

还曾孤身一人,前往敌占区,在荷枪实弹的军营中,救出朝廷命官,和平解决叛乱。

至此,一个德高望重、正气凛然的长者形象,跃然纸上,严肃、饱满、立体,让人顿生敬意。

不信你看语文教材里韩愈的画像,也是妥妥的“性冷淡风”,正襟危坐,不怒自威,学渣们瞥上一眼,都会浑身发颤。

如果你深表同意,那么恭喜你,语文和历史老师,得同时拉你回去复习了。

韩老先生的骨子里,其实顽皮之极。

晚年的韩愈,深得皇帝信任,位高权重,生活很是潇洒,妻妾成群,雨露均沾,经常感觉身体被掏空,便开始服用壮阳药物。

药物大多含有硫磺,过量服用,必然有害。

这自然难不倒聪明的韩大人。他搞了一个小创新,用硫磺粉喂公鸡,几个月过后,再食用鸡肉,既可壮阳,又能降低毒性。

但人老心不老的韩大人,隔日便吃一只公鸡,天长日久,毒性累积,终致丧命。

所以,各位学渣别害怕,真要比起顽皮,你可能不及越老越嗨的韩愈十分之一。

当然,比起知识和内涵,咱们现阶段怕是更不及百分之几。

作为一枚吃货,说道韩老吃鸡了。我再来说说唐朝的美食。请注意,高能预警。

在《长安十二时辰里》有一集,雷佳音饰演的张小敬,在捉反派前想先填饱肚子,就来到街口的饭馆处,张口就要了一碗水盆羊肉。

羊腿肉两片,肋排肉偏肥一片半,粉丝绵软,羊肉喷香,肉烂汤鲜。连盛汤的碗都要用沸水保温,随用随取。

这味道,想着都流口水……怪不得张小敬吃的一脸陶醉。

在唐朝,羊肉确是人们的心头之爱,连皇室成员不少都是羊肉的忠实粉丝。

武媚娘爱吃冷修羊,她在给男宠张昌宗的信里,甚至把羊叫做“珍郎”;唐肃宗李亨做太子时,经常会陪同唐玄宗吃羊腿肉……

在《太平广记》的记载里,共有105次提到肉类,其中羊肉类47次,占比45%,排名第一,妥妥的C位无疑了。

除了水盆羊肉,还有手撕羊肉。

唐太宗的长子李承乾喜欢在宫里学突厥人,亲手将煮熟的羊肉用佩刀割下来吃。

吃完羊肉,来个甜甜软软的火晶柿子。

剧里,张小敬吃火晶柿子是用麦秆吸的,这柿子肯定已经熟透,薄薄的皮破开小口,可以一口气吸光里面香甜糯软的汁液,真爽……

在唐朝,柿子早已在长安附近大面积种植,火晶柿子更是长安临潼特产。在房陵长公主的壁画《侍女图》中,有侍女手持具有粟特风格的五足盘,上面放着几个水果,据观察应该是柿子和某种瓜。

还有第一集片头一晃而过的那摞胡饼,看上去也十分美味。

在唐朝,饼在主食中的地位不同凡响,唐代赵璘在笔记小说《因话录》里提到“世重饼啖”,写的就是唐朝人爱食饼的真实情况。

而胡饼,是唐人吃的最多、最具代表性的饼,用烤炉烤制而成。若在烤制时撒一层芝麻,就成了胡麻饼;若在胡饼里加羊肉馅,表面涂上油脂,夹层再放花椒、豆豉等配料,就成了一种叫“古楼子”的胡饼。

正因为大家都爱吃,所以卖胡饼的人在当时也颇受重视。《廷尉决事》中就记了这样一件事:唐代一个叫张桂的人,因卖胡饼出了名,竟被封为兰台令!

现代还能吃到许多胡麻饼,水盆羊肉等小吃,吃好了唐朝的美食,是不是该来一杯唐朝的酒

小编最近品尝过的宗皇系列米酒就是一款用心做的唐文化米酒,浓缩了唐文化的精髓,既模仿唐朝的酒的好原料,又结合了现代工艺,在小编心中是符合好酒标准的产品。

评论